近日,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馮力研究員領銜的豬消化道傳染病創(chuàng)新團隊,在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研究項目中取得了新的進展。
研究發(fā)現(xiàn),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對I型干擾素(對抗病毒分子)具有一定耐受能力。其機制為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可特異性降解靶細胞干擾素信號通路的重要分子STAT1(信號轉導與轉錄激活子1),從而降低靶細胞內磷酸化STAT1的水平,進而抑制靶細胞產生抗病毒免疫分子(干擾素)的能力。研究表明,STAT1的降解是由于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誘導該蛋白泛素化——蛋白酶體的降解途徑。當特異性抑制靶細胞內蛋白酶體活性提高STAT1表達水平時,靶細胞提高了限制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復制能力。
豬流行性腹瀉(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該病以仔豬嘔吐、腹瀉、脫水為特征。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重要成員之一,自2010年以來,我國出現(xiàn)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變異毒株,其致病性明顯增強,并在國內豬群中迅速蔓延。2013年,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席卷美國,并傳播到世界各地,并成為全世界養(yǎng)豬行業(yè)關注的焦點。
該團隊研究員王玉娥表示,研究成果通過對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感染抑制細胞干擾素信號通路作用機制的分析,使我們對傳統(tǒng)冠狀病毒抵御機體免疫應答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為豬流行性腹瀉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了新方向和新策略。
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著名病毒學專業(yè)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學雜志)在線發(fā)表,相關鏈接為: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384656。
(一米優(yōu)訊)